一部《山河月明》,让明朝文化一时间又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,这种关注度,也迅速体现到旅游文化中。作为一个距今600年历史的朝代,明朝的文化、建筑遗迹在国家级旅游景点中并不少见,尤其多见于保存完好的江南古镇,无锡的国家5A级景区惠山古镇中,就有五类明朝的遗迹。
江南四大书院是哪四个(江南四大书院三个在江西)
明代历史遗存众多的惠山古镇
根据《山河月明》的剧情,朱元璋在位期间,经两次反复,最终在洪武十七年(1384年)公布《科举成式》,基本制定此后明、清两代的科举成文法规,而历代科举中,江南地区的学子中举的最多,这也使得江南出现了很多名臣,惠山古镇中也不乏顾宪成、邵宝、顾可久等明代名臣的祠堂。
银杏季的顾可久祠堂
从可看性来说,顾可久祠堂的颜值和完整度是最高的,这座祠堂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海瑞,奏请明隆庆皇帝后,为他的老师顾可久先生所建,顾可久的家乡便在无锡,这座祠堂目前已有450多年的历史,期间在清代重建过一次,祠堂内一株480年的古银杏,见证了这段历史,也是惠山古镇秋天的地标性景观。
顾可久祠堂内景
在惠山古镇的明代文化和建筑遗存中,成就最高的,当属始建于明正德十五年(1520)年的寄畅园。众所周知,寄畅园在江南园林中具有极高的地位,与苏州园林中的瞻园、留园、拙政园并称“江南四大名园”,也是无锡地区唯一的一座明代园林。
明代园林寄畅园
寄畅园是明代的三朝老臣、无锡人秦金所建,这位秦金曾任南京兵部、户部尚书,更值得一提的是,建寄畅园的无锡秦氏家族,是北宋诗人秦观的后代,目前寄畅园的整体园林布局,以及“凤谷行窝”、“大石山房”等景点,依旧是明朝时期的精髓保留。
寄畅园始建时的“凤谷行窝”
在明代,江南地区文化昌隆,各种诗社、书院层出不穷,仅无锡地区流传至今的,就有东林书院、碧山吟社、二泉书院等等,作为明代东林党人的结社地,东林书院自不必说,而另一座比之更古老并保存至今的明代书院,便是惠山古镇的二泉书院。
明二泉书院
与寄畅园毗邻的二泉书院,是“二泉先生”邵宝所建,这里的“二泉”,自然就是著名的天下第二泉,二泉的水通过溪流流入书院,就是这位“二泉先生”的杰作,书院建于1516年,即明正德年间,曾经做过吏部尚书的邵宝建了书院之后,在这里讲学11年,教导学生“道德至上,功名次之。”书院内的点易台还是明朝书院内的遗存。
二泉书院内的君子堂
江南古镇多牌坊,此言不虚。虽然历史上经历多次焚毁,但惠山古镇上依旧保留了非常多的牌坊,包括报恩坊、贞节牌坊、孝义牌坊等等,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明代的“人杰地灵”牌坊、“孝友传家”牌坊、“五里香塍”牌楼、“薇山书院”牌坊等等。
惠山古镇地标“千人报恩坊”
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“人杰地灵”牌坊,是无锡现存最大的古牌坊,目前这座石牌坊已经成为惠山古镇的地标性建筑,这座整体石构件依旧是明朝古物的牌坊,四柱三门五楼,是无锡现存最大的石牌坊,这座牌坊是为明朝湖广提学副使邹迪光而建,这位清官遭贬后千人送行,并在无锡为他捐建了这座石牌坊,所以又被称为“千人报恩坊”。
惠山古镇秦园街石牌坊
在惠山古镇,有很多古树名木,其中尤其以400-600年历史的古银杏最为著名,每年11月底12月初的深秋季节,当这些古银杏摇曳满树金黄的时候,也是惠山古镇秋色最美的时刻,遍布于惠山寺、张中丞庙、东岳庙、进士里顾可久祠堂等处的银杏树,就成为人们拍照的焦点。
进士里顾可久祠堂明代银杏
这些古银杏,大都是明朝遗留下来的,活着的历史见证,其中树龄最长,最有来历的,当属惠山寺大同殿前的明“洪武银杏”。这棵银杏,是惠山寺住持性海植于明洪武初年(1368),距今已有654年的历史,当初性海种植的洪武银杏一共有18棵,现在惠山寺前仅剩的这棵,成为明代历史活着的见证。
惠山寺大同殿明洪武银杏
《山河月明》正在热播,不管对电视剧的褒贬如何,对于明朝历史研究的兴趣热潮,已经被激发起来了。在你的旅行经历中,有没有明朝的历史遗存呢?欢迎留言互动,分享你的精彩旅行经历,讲述你了解的明朝历史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