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国学 >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(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意思)

人而无信不知其可(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意思)

人而无信不知其可(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意思)第二篇第22章子曰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车无輗,小车无軏,其何以行之哉?”信:诚也,会意兼形声字,从人,从口,即“?”。小篆改为从人从言,用“人”口所“言”会真实之意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(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意思)“信”的本义为言语真实,如《老子》:“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”。“信”也延伸为相信,信任,信用。如《论语》“听其言而信其行”。又如《易·系辞》:“人之所

第二篇第22章

子曰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车无輗,小车无軏,其何以行之哉?”

信:诚也,会意兼形声字,从人,从口,即“?”。小篆改为从人从言,用“人”口所“言”会真实之意。

人而无信不知其可(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意思)

人而无信不知其可(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意思)

“信”的本义为言语真实,如《老子》:“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”。

“信”也延伸为相信,信任,信用。如《论语》“听其言而信其行”。又如《易·系辞》:“人之所助者,信也。”《左传·僖七年》:“守命共时之谓信。”

信也引申泛指诚实,不欺,又引申指信用,即能履行诺言而令对方不疑,如左传·《昭公八年》:“君子之言,信而有征。”

“信”也延伸为听从,随从,如“信马由缰”。现代人说的信件的“信”,古代叫“书”,而称送书者为“信”、“信使”。

后来,“信”由送信人延伸指音讯,消息,如李白的《大堤曲》:“不见眼中人,天长音音断”。又如司马相如《谕巴蜀檄》:“故遣信,使晓谕百姓。”

信也指住宿,如《左传·庄三年》:“一宿为舍,再宿为信。”《诗·豳风》:“于女信处。”又《周颂》:“有客信信。”

信也指信奉、信仰,如“信佛教”。古代称砒霜为信石。

信也指爆炸物品的导火装置,如引信、信管。

信也可以指说大话,如《庄子》:“无耻者富,多信者显”。

信又指姓,信陵君魏无忌之后。

可:肎(kěn同肯)也!会意字,最早见于甲骨文,由“口”和“丂(kǎo)”,丂表示供神的架子,意为在神面前歌唱,“可”为“歌”的古字。

还有一说,“丂”是“柯”的本字,指花草树木的枝茎或斧头的斧柄,斧头作为一种劳动工具,因此“口”和“丂”这两个部件结合在一起则整体表示歌以助劳的意思。

这个义项后来由“歌”继承,此后“可”才有了许可、赞成的意思。由两个“可”组成的“哥”,《说文解字》也解释到:“哥,声也”,也就是发出声音的话语,自然也包括唱歌在内。

所以“哥”在古代就是唱歌,与“歌”同一个意思,直至后来“歌”字的出现,“哥”的这一义项才淡去。

还有一说,可就是肎的意思,肎的本义表示“剔除附着在骨头上的肉”,引出“分解”的意思;又引申为“恰到好处”,常用词“中肯”就是这个意思。

《说文》说“可,肎也”,就是说“可”与“肯”在“合宜”、“肯定”这些义项上是相通的,由此可知,“可”的本义应该是“适可”、“许可”。

也有人认为“口”上方的符号一横一折是用来表示人的手掌或右臂弯曲的形状,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是人们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,用手捂住嘴,低声交谈或者防止咳嗽。

古人在伏击野兽或偷袭敌人时,要隐蔽自己因此不能发出声音。由此,“可”的本义是指许可、准许,两个“可”重叠在一起,表示双重许可,那也就示意可以发出声音放声歌唱,这就成为“哥”的来历。

“可”较早的意义是作为动词,表示能,可以,其余义项“许可、赞成、合适、应该、是、对,值得,堪等”,皆是其引申义。《韵会》:“可者,否之对。”

无论“可”的本义是“歌唱”还是“许可”“赞成”,都可以将“可”作为动词来研究。“可”在使用过程中,从动词演化为助动词,虚化为副词,甚至逐渐变为构词的词缀。

现代汉语中,“可”已经很少单独使用。可+单音节动词,表示意愿或者情感,如“可悲、可爱、可恨、可怜、可靠、可行”;可+单音节名词,表示合适,如“可心、可口、可意、可人、可身”。

可也有所的意思,如《礼·中庸》:“体物而不可遗。”注:体犹生也,可犹所也。不有所遗,言万物无不以鬼神之气生也。

有时“可”又出现在其他语素的后面,如“认可、许可”。

“可”用于可汗时,读第四声,如《唐书·突厥传》:“可汗犹单于也,妻曰可敦。”

本文的“可”指可以做的事。

輗:音ni,牛车上的一种传动装置。

軏:音yue,马车上的一种传动装置。

何:担也。象形字,甲骨文像一个面朝左边的人,肩扛长矛迈步前进的样子,是“荷”的初文。和从人从可,但与可没有关系。

何俗作荷,犹佗之俗作驼,儋之俗作担也。如《诗经·商颂》:“百禄是何。”

“何”的原意是肩扛,后假借为诘词(疑问代词),如《书·皋陶谟》:“禹曰何。“《诗·小雅》:“夜如何其。”又如“何足挂齿”等。

未多时曰无何,亦曰无几何。如《史记·曹参传》:“居无何,使者果召参。”

何又指国名。如唐·魏征《隋书》:“西域有何国。”

何也是一中华常见姓氏,秦始皇灭六国,韩氏族裔遁逃江淮之间,因改姓何(河)。

现如需要表示肩扛时,用“荷”代替。

全文理解为:

孔子说:“人如果没有信仰,真不知道他能做什么。就像牛车无輗,马车无軏,试问如何行进?”

很多人把这里的“信”也可以理解为诚信,我认为不够完美,诚信只是信仰的一部分,有正确信仰的人,一定是有诚信的,所以本文解读为信仰更加完美。

很多人都说现在的人没有信仰,确实是这样,不过古人是有信仰的,那就是信仰孔孟思想,随着“反帝反封建”、“打倒孔家店”引进西方先进文化之后,中国人就逐渐失去信仰了。

没有信仰的人就像是辆没有轮子的车,是走不远的,重构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信仰刻不容缓!

季札挂剑

商朝末年,公元前1200年左右,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欲传位于第三子季历,作为长子的泰伯不想为难父亲,带着弟弟仲雍以出门采药的借口逃奔到了太湖流域的荆蛮之地。

这里的土著人以渔猎为生,泰伯以他们追捕猎物时,边跑边喊的形象,把他们称为“吴”人,“吴”的原意就是大声说话。从此,天下有吴人,吴地。

泰伯为吴地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,被当地土著人拥立为首领。并被吴姓后人尊为得姓始祖之一,也是吴文化的鼻祖。

泰伯去世后,他的弟弟仲雍继位,为了和当地土著人更好地融合,仲雍也学着他们的风俗:断发文身(曾被子贡奚落不守周礼),仲雍去世后,其子周章继位,此时周已灭商,所以,吴地被周王室正式封为吴国,爵位为“子”爵。

周章成为吴国第一位国君。并把都城从现在的江苏无锡迁至江苏苏州。孔子曾称赞“泰伯让国”为“至德!”

吴国到了寿梦时期,又出现了一个让国事件。吴王寿梦想传位于自己最小的,素有贤名的儿子—季札。

季札觉得不妥,避居乡野。寿梦去世后,长兄诸樊再让季札,季札依然不受。诸樊去世后,寿梦的次子余祭再让季札,季札依然不受。于是封季札于延陵(今常州市)。

余祭去世后,其弟馀昧继位,按照吴国祖制,兄位弟嗣,弟终长侄继位,所以馀昧临死前派使者迎季札继位,季札不去,反而逃走,王位最后由庶长子僚继承。

这也为后来的王室安定留下了隐患:僚虽然是长子,但他有个堂兄公子光,按照祖制,公子光才是合法继承人。于是,有一次,公子光在宴会上安排杀手专诸(江苏六合县人),在上菜时,拿出藏于鱼肚子的的匕首杀死了吴王僚。

季札让国,客观上导致了吴国王室内乱,主观上,他是爱国的,他贤明博学,屡次被中原诸侯各国聘用,他曾会见晏婴、子产、叔向,为吴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季札还被称为南方第一儒学大师,有“南季北孔”的说法,他懂音律,善预言。他还是中华文明史上礼仪和诚信的代表人物。

他有一次拜访徐国(江苏宿迁一带,前512年被吴国所灭)国君,徐君很喜欢他随身佩带的宝剑,但因为季札还要出使别国,所以没有马上送给徐君。

等到季札返回徐国时,徐君已经去世了,季札非常痛心,在徐君的墓前行跪拜礼后,把宝剑挂在墓前的树上,然后离开。

司马迁赞美季札是一位“见微而知清浊”的仁德之人,季札于公元前485年去世,葬于申港西南(今江苏省江阴市),后人在其墓旁建有季子祠,墓前立碑,据说碑铭“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”是孔子所书,孔子派弟子言偃带回吴地,命人篆刻于墓碑之上。

上一篇: 赵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(赵国历代国君列表)
下一篇: 春秋无义战(春秋无义战是什么意思)

为您推荐

发表评论